对历史系的年轻学生而言,重要的是看历史的问题意识,史学前沿就在眼前。

中国的中国史研究经历了革命叙事,(民国史学的)现代化叙事,逐渐去目的论,去宏大叙事,并通过与全球史等对接开始新革命史等研究。

美国的中国史则经历了封建中国论,西方冲突-中国回应论,加州学派的中国进步合理化论,“他者/中国”特色的新清史论,现在又涌现了微观的物质文化史,全球史等。

李怀印认为超越革命与现代化史观,要从“政权”“疆域”“人口/族群”“主权”四大方面见出清以来现代中国的形成。

清代早期已经转型为“疆域国家”,虽然和周边国家有共存条约,但和欧洲的“主权国家”接近而不完全一致,属于早期近代的国家,于1750年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。

中国从疆域国家转向现代主权国家要注意其中的连续而断裂,例如过去边疆政策不给不拿,分而治之,十分稳固,到了外患的近代,采取地方化集中主义,暂时维系了边疆稳定,但也让封疆大吏对朝廷“有条件的忠诚”。

清代灭亡后,民国的“集中化地方主义”加剧,南京国民党进行了“半集中主义”,支撑住了抗日战争,确立了主权国家,但地缘战略失误,没有解决多民族认同问题和后方农村补给问题。

1949年后,随着共产党革命成功,进入全面集中主义阶段,重新调整地缘政治,向西北东北聚力,重新确立政治认同。

既然现代中国极大继承了清的遗产,因此史学研究重点不应是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裂变,而是注意早期近代以来的渐进性和连续性。

最后修改日期: 2022年4月28日

作者

留言

撰写回覆或留言

发布留言必须填写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。